楚雄师范学院转型发展实施意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是学校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抢抓历史机遇,主动适应和融入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进程,不断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多元化需求相匹配的客观需要,因此,积极响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号召,自觉主动地做好学校的转型发展工作,不但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发展目标任务要求,也是学校增强办学活力,培育和打造办学特色,办人民满意大学的重要内容和内在驱动力量。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云南省关于推动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抓住国家“一路一带”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战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国家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以及我省加快构建滇中经济区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积极主动的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努力成为地方社会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积极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逐步拓宽和密切产教融合、校企校地合作、国际合作等人才培养路径。通过采取系统设计与分类实施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并举的方式,不断拓展学校应用技术大学内涵和提升学校特色发展水平,在推进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实现建设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目标。
二、学校定位
1.发展目标定位: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通过转型发展,将学校建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在同类高校中具备较强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
2.学校类型定位: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
3.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高职专科教育,努力创造条件开办研究生教育。
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培养“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适应快”,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5.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楚雄、重在云南、面向全国,着力为教育、文化、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6.办学特色定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学科专业综合性较强,本科教育基础扎实,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明显”彰显学校办学的“应用性、师范性、综合性、地方性”。
三、基本原则
学校转型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综合改革的原则。转型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实质是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各学院、部门必须强化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意识,按照学校转型发展目标、定位,结合专业特点和部门职能,以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培养模式以及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改革为重点,科学规划转型发展实施方案,为学校转型发展取得实效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2.挖掘潜力、提升内涵的原则。转型发展是一个改造提升的渐进过程,学校办学空间、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短期内难以显著改善,因此重点是提质而不是增量,必须深挖校内潜力,充分用好校外资源,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要立足现实,结合未来发展需要,对现有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实验、实践,以及团学和党建等工作按照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改造提升,丰富发展办学内涵,提高办学质量。
3.分类建设、全面推进的原则。各学院要按照“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适应快”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自身专业类别和特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工作。
4.重点突破、统筹发展的原则。以职业教育特征明显的专业为投入、扶持重点,同时兼顾其它专业,实现重点突破,统筹发展。
四、总体目标
学校谋求转型发展,其核心是强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5至6年的建设发展,实现以下目标:
1.学校转型发展基本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清晰,措施更加有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的办学机制基本建立;地方行业企业参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的办学模式基本形成;各专业办学的软硬件条件基本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2.毕业生质量显著提高。“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适应快”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品行好、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开始得到体现。
3.建成一批转型示范专业。示范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明晰,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办学条件能够有力支撑和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毕业生质量显著提高,就业率、就业质量、起薪水平高于学校平均水平。
4.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事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联合地方行业企业,创建若干个服务地方产业升级转型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协同创新及技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学校知识、人才、信息等资源集聚优势,展示和提高学校支撑地方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引领楚雄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龙头作用充分体现。
5.国际合作办学进一步深入。深入推进主要面向东南亚国家的教育国际化工程,国际化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能力、水平明显提升。
五、主要任务
(一) 科学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努力建立与地方产业对接和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
1.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思路。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理念,按照“巩固基础、强化应用,拓宽口径、改造传统,保持优势、形成特色,突出重点、服务地方”的改革目标,坚持“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方针和“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专业建设原则,遵循“加强基础,注重应用,优化结构,增强优势,协调发展,突出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充分体现“就业导向、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特点,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继续巩固和保持传统教师教育优势,进一步加强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并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传统专业改造,突出应用型特色。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类别、数量和质量的新要求,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对学校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已有较强基础、人才需求量大、能够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专业。体现新型应用型本科特点,多开设专业指向性强,培养规格明确的应用型、职业型专业。通过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逐步打造和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特色突出、需求对口的专业建设新格局。
2.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专业群。按照《云南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云南省滇中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楚雄州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滇中产业聚集区楚雄组团发展总体规划(2014-2030年)》、楚雄州“一个目标、两大支撑、三大重点、四大战略、六大产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楚雄市“一主、二带、三圈、四区”的总体发展空间战略推进滇中特色大城市建设的战略任务,学校将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积极联系地方,适时根据地方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围绕地方重点产业建设全力打造与之匹配并能有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群,将学校专业调整与发展充分融入到地方社会经济建设进程之中。
3.现有专业的分类建设。要围绕《云南省滇中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楚雄州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滇中产业聚集区楚雄组团发展总体规划(2014-2030年)》所确定的产业发展任务目标对专业开展分类建设。
(1)稳步发展满足地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的专业。根据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内容和要求,围绕《楚雄州“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立足学校较厚实的教师教育办学背景,特别是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方面已形成的优势和特色,转型发展过程中,坚持以基础教育为服务对象,面向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彰显教师教育传统和特色。教师教育专业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一是强化学生教育精神和职业意识的培养,解决好“为什么教”的问题;二是以“基础实、后劲足”为目标加强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教育,保证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学术水准,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三是大力推进“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改革,强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适度延长实训、实习时间并进一步加强对实训、实习的指导,多渠道、多途径深化与中小学、幼儿园协作培养学生的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教师职业技能,解决好“怎么教”的问题。
(2)重点发展直接服务地方主导产业的专业。如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贸易经济、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等专业。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由于直接面向地方重点产业(行业),发展规模大、技术水平较先进,因此应适当扩大专业办学规模,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理清和丰富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通过校企共建共管的合作方式,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全面提高培养质量;以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专业建设重点,加大实践实训学分比重,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职业针对性。
(3)积极发展为地方产业引进和扩大产业规模服务的专业。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音乐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应用心理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该类专业应适当控制其办学规模,通过校企合作、校际合作的方式联合培养学生,开拓学生的就业市场;通过校际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如3+1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4)统筹发展满足地方产业升级需要的专业。如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网络工程、信息与信息管理系统、教育技术学等专业,需合理控制专业规模的增长速度;通过校企、校地共建方式,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或产业升级试验经济实体,引导地方产业升级,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改善学生实践的条件;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为专业建设重点,注重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5)适度发展基础性专业。作为地方本科综合院校,学校还有一部分基础性专业,或者是为地方不可或缺的小规模产业(行业)服务的专业,这些专业一是要充分发挥对应用性较强专业的支撑作用;二是通过“夯实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实施专业建设。三是通过辅修专业、从业资格证书等多种渠道,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综合实践(动手)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4.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发挥构建楚雄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引领作用
学校将积极探索与楚雄州职教机构及各县(市)高级职业中学的合作办学模式,在我校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基础上,加大申报高职本科的规划与开设的力度,适时开办高职专科专业,努力创办专业硕士教育专业,逐步建立从中等职教到专科、本科甚至专业硕士的上升通道,积极参加云南省的招生改革,为州内外学生搭建应用型本科专业发展的“立交桥”,主动发挥构建楚雄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引领作用。
5.推进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提高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层次
抓住学校物理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硕士学位授权点立项支持建设之机,打牢和夯实学校未来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继续加强与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合作,做好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等专业硕士工作,积累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经验;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围绕行业及区域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提升学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争取尽快获批专业硕士授权点和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二)强化专业基础、突出能力导向,科学制定(修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各专业要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学科专业综合性较强,本科教育基础扎实,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明显”的办学特色定位和“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适应快”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品行好、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认真制定(修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行业标准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强化专业基础、突出能力导向”,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文科不低于20%,理、工科不低于30%。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学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
采取立足培养,积极引进,内培外引等措施拓宽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做好“双师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一是要有计划地安排原有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顶岗锻炼、挂职学习、接受培训,推动部分专任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二是在引进教师时把具有行业背景或工程实践背景的“双师型”教师作为重点对象;三是面向行业、企业聘请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行业背景的技术专家、骨干作为兼职教师队伍。通过培养、引进、外聘等措施,使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
(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增强学校转型发展的基础能力
按照国家专业办学标准和专业质量标准需求,加大转型发展的投入力度,逐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科研现代装备达到甚至部分超过教育部的基本要求。尤其要根据“专业定位面向行业企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对接行业企业技术技能、教学过程对接行业企业生产服务过程”的原则,结合地方资源和特色产业及其主流技术的应用实际,通过对专业实验室的提升改造继续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按行业企业标准的生产、服务技术流程、技术技能体系建设学生校内实践、实训、实作基地,为我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师应用型科研的开展提供支撑。要充分用好、用活校外资源,根据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有关要求,建设长期、稳定的校外(境外)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完善学生实验、实训、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落实30%以上的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要求。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积极推进毕业论文(设计)真题真做,探索并实践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产学研融合。
(五)全面深化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立足现有校地合作基础,积极搭建与地方政府及其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平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共建、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数量更多、层次更高的合作。通过服务地方,使学校成为地方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合作伙伴,增强地方对学校服务优势和能力的信心,引起地方对学校的重视和依托,从而获得地方对学校的更多合作与支持。真正体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1.鼓励教师和研究人员主动深入研究地方行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围绕解决现实问题和满足未来需求这一主题积极开展应用型技术研究和科技开发,帮助行业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面临的实际问题。对已经具备成熟条件的(如专利成果、成熟技术方案等)研究成果,学校要鼓励和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并积极为转化项目的实施做好校企之间的牵线搭桥工作。
2.以组建高校新型智库为核心,鼓励和支持教师和研究人员围绕国家和云南的战略需求,聚焦国家战略或区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国际关系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高层次的应用对策研究和战略咨询,提升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促进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增强学校在区域发展中的贡献力。
3.着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结合地方社会和产业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或行业热点前沿问题在校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通过发挥学校特有的知识、人才、信息等资源聚集优势,积极配合地方做好先进技术的推广及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
4.以学校为基地,组建地方行业、企业和省内外、国内外高校、优势行业企业的发展联盟,通过举办相关产业、行业发展专题研讨会,积极为地方经济产业、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实现共同发展。
5.以学校或企业为基地,共建楚雄州行业协会的技术合作、交流和共享的平台;共建研究机构或实验室,对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攻关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研究。
6.各学院要根据省州产业发展规划主动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并根据应用型技术人才成长的特点,结合地方企业(行业)的需求,与行业企业联合制定双边人才培养计划,邀请行业(企业)专家直接参与专业设置、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论证工作,实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聘请企业(行业)的高水平人才,直接参与课程教学、实验实习实训指导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通过顶岗锻炼、挂职工作等途径,培养满足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与企业(行业)共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的,通过见习、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并参与生产过程,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学校主动为行业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开展培训工作。
(六)立足实际,找准结合点,努力推进应用技术研发与协同创新,提升学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
大力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面向行业、企业生产实际开展应用研究,通过成果积累和学校扶持,根据需要与可能,努力面向楚雄州产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协同创新,提升学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并为实现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以“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理论的应用性研究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增强与州内外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对楚雄州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和各学科课程教学的研究,创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应用研发与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围绕彝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旅游项目规划策划,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等项目开展研究,推进地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旅游管理与服务、民族戏曲、民族美术、民族体育等)应用研发与协同创新;积极围绕楚雄州特色食品、农产品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天然药用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冶金、化工产业清洁生产、深加工综合利用,工业环境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等项目开展研究,加强推进地方特色资源产业应用研发与协同创新;积极围绕光伏光热技术、新材料应用开发等项目开展研究,创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研发平台;积极围绕楚雄州特色农作物和生物种质资源创新及应用,特色产业项目开发,特色产业增产增效等项目开展研究,创建楚雄州高原特色产业(生物、农业)应用生物技术协同创新研发平台;围绕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前沿科学和重大现实问题,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节能降耗等环节的应用,人口与区域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项目开展研究,创建区域经济合作协同创新平台
(七)深化面向东南亚国家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学校国际化建设
引导应用型专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学校与境外高校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认互授机制;引进境外优秀教材和课程,重点建设一批有区域特色和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应用型专业,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条件建设与保障,建成一批区域性、国际化应用型特色专业,培养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桥头堡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进一步开展完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赴境外教育实习、泰语教学指导项目,泰语水平测试等项目,继续深化泰语专业的“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的专业能力,努力建成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创造条件启动并实施东南亚语种辅修专业、“语言+专业”、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 探索建立积极灵活、合理依规的招生措施,以东南亚南亚地区作为主要的招生市场,以校际交流生、自费生为主,争取形成规模招收学历外国留学生。
(八)实施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工程,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质量
1.完善贯穿全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进一步明确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教学管理者、学业导师的岗位责任,以就业观念的教育为先导,以就业能力的提升为重点,通过分工与合作,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就业全程指导体系,提高就业指导的效率和质量,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确保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专业对口就业率均达到云南省转型试点高校的指标要求。科学有效的开展新生入学始业教育,创业与就业指导教育,并结合社会实践、专业实训实习的教育,为学生毕业时的理性就业与创业打牢思想基础;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积极创新工作载体与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2.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建设,不断拓宽学校职业教育领域,通过对地方企事业单位职业技能需求的调研分析,探索学校职业教育的突破口和新途径;继续做好学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楚雄师范学院考点、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楚雄师范学院考点、云南省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考点、云南省第84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省乡镇企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楚雄师范学院培训点等职业资格考点和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建立工程技术训练中心等大型学习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稳步推进面向毕业生的 “双证书”制度;强化实验、实训课程和实作训练基地建设,加大科研训练、学术科技活动、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力度,多形式多方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3.建立创业教育体系。以目前已建成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网络课程系统为平台,逐渐融入专业技能实训、专业资格认证、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操作竞赛,学科科研训练与产品研发等就业与创业教育实作,实现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学校与各二级学院创业指导联动机制,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创业教育、指导及实训工作。继续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开展各类创新与创业活动、专业学科竞赛及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基础。积极探索和完善“创业指导+创业基金支持+创业贷款支持+创业政策与优惠支持”创业支持模式,鼓励、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指导与帮扶,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做好学校“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工作,加强与省、州、市级政府的协调与联系,争取政策、资金上的支持,争取建成“楚雄州大学生创业园”。
六、 保障机制
(一) 思想保障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保中心”的理念,认真扎实地抓好党建工作,发挥好党员在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以转型发展为主题,继续组织开展全校范围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转型发展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增强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认识,打牢转型发展的思想基础,凝心聚力,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校转型发展的实践中,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学科专业综合性较强,本科教育基础扎实,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明显”的办学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人民满意的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成为云南省其它应用技术高校办学的榜样和示范而努力工作
(二)组织保障
学校转型发展是一项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为保证转型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已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职能部门、各学院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转型发展试点过程中的各种重大事项。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召开会议,认真研究落实转型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检查工作进度,解决工作难题,加强校企校地合作与沟通,保证转型发展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也要把转型发展作为考核各学院、各部门工作的重要指标。各二级学院要成立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相关专业转型发展的方案设计、组织与实施,确保项目正常实施和推进。
(三)政策保障
修订和完善转型发展建设的相关政策性文件,围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研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改革等工作,修订和完善制度,细化相关配套措施,形成转型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学校在转型发展工作中将给予二级学院更多的自主权。对应用技术性强、社会亟需的相关专业建设给予政策倾斜。加强校地、校企、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好社会交流与反馈制度建设,不断赢得社会和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认可,切实保障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四)条件保障
学校将积极争取楚雄州党委政府对学校转型发展工作的支持,拓展与地方产业行业已经建立的良好合作机制,与州内其他高等院校及职业技术院校拓展合作空间,加强沟通联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将对二级学院转型发展工作提供各种条件支撑,实行项目推动,努力为学院、专业转型发展创造条件。
(五)争取支持
学校将积极主动做好与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及省委、省政府、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的请示和沟通,对接国家现有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各个层面项目、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倾斜性和增量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