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楚雄师范学院信息公开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基本信息   >   学校发展规划

楚雄师范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7-01-10   审核人:   编辑人:

楚雄师范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学科建设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体现办学实力和特色优势的基础性工作,是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整体发展,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建设。随着学校转型发展的推进,学科发展支撑转型、推动转型的功能更加突出。为推动全校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优化学科结构,打造特色学科,促进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提高,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实现办学层次突破,支撑学校转型发展,根据国家和云南省学科建设的政策导向,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新要求,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学科建设现状

(一)建设成效

1.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十二五”期间,按照内涵建设的要求,学校加强资源整合,加大学科结构布局调整力度,充实和改善办学条件,深化开放合作,推进协同创新,改进管理模式,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工作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初步形成了多门类、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布局和学科群与学科基地,重点学科优势和特色更加突出,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五年来,民族学立项为省级“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加以建设;物理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3个一级学科立项为省级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加以建设;教育学、物理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地理学7个一级学科立项为校级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体育学、化学、工商管理、区域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英语语言文学、物理电子学、视觉传达设计9个二级学科列为校级培育建设学科,实现了全校各学院都有重点建设学科,构建了“院部有目标,学校有重点,省上有位置”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培育学科并行的立体学科建设架构,形成了学科建设的长效机制与科学发展态势。支撑了“十二五”期间本科专业的拓展,学科与专业建设相互促进,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

2.学科队伍实力明显提升

“十二五”期间,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兴校战略,推进完善人才引进、选拔培养和用好人才的有效机制,汇聚了一支高层次学科人才队伍,学科队伍的学术影响力提升。入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云岭学者1人,云岭教学名师1人,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获省突出贡献专业人才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6人,新增各类高级别项目评审专家近50名。学校与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全校硕博士研究生导师达到23名,联合培养研究生近100名。截止20163月底,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63人,其中有正高职称59人,副高职称187人,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为43.75%,硕博士392人,硕士以上学位的占69.6%,学科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3.学科平台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期间,实现入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内外高校联合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工作站2个、与地方联合共建研究基地3个。建成支撑物理学学科的云南省高校分子光谱重点实验室1个、支撑生物学学科的云南省高校应用生物学重点实验室1个、支撑民族学学科的云南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省级哲社研究基地1个,支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滇中国学院、云南智慧汉语研究院等基地2个,学科平台在学科方向凝练、研究条件改善、对外合作交流、社会服务及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通过学科建设,产出了高质量成果

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层次的提高有力推进了学科的发展,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十二五”期间,科学研究成果丰硕,新增国家科学基金项目26项,是“十一五”立项数(10项)的2.6倍,新增省部级项目62项;新增应用型科研课题28项;获省部级和地厅级政府科研奖励数十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申请国家专利18项。出版专著、教材及参编参著科研著作近百部,在国内外各类出版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文艺作品10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举办各级各类学术讲座、论坛300余场次。累计筹措与投入科研经费总额达4836万元,是“十一五”科研经费总额(1774万元)的2.72倍。《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文章被核心期刊转载、索引量逐年攀升。

(二)取得的经验

1.学校领导重视。我校各级领导对学科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加大投入,改善条件,逐步健全管理体系,科学谋划,真正形成了重视、关心、支持学科建设的良好环境。

2.通过内培外引提高学科队伍学历层次及科研能力。在职培养与校外引进结合的师资培养模式是提高队伍质量,完善队伍结构的有效方式。生物、物理等学科通过教师引进、内部培养等方法,使得学科队伍人员的学历及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3.兼顾教学及科研需求购置实验设备。需求引导,基础配置与高端急需相结合是提高实验室水平的基本思路。物理学科通过购置急需的、价格低的仪器设备,再逐步购置其它相对较贵的仪器设备,并且制定较完备的使用管理制度,使得实验室建设得到较大提升。

4.拓展研究领域,服务地方建设。结合地方需求,拓展研究领域,是学科凝炼方向,形成特色的有效途径。在对地方社会发展贡献方面,民族学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对地方文化保护、收集起到了较大作用,并推动了学科发展。

5.抓住机遇,积极向上级申报学科及专项资金。抓住机遇,积极筹划和争取建设项目,多渠道争取经费是改善学科条件的重要举措。在学科建设经费筹集方面,生物学学科和物理学学科积极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基金,为学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存在的不足

1.学科建设基础还较薄弱。“十二五”期间,通过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有力推进了学科发展,形成了具有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校级培育学科的梯队式发展格局,但民族学、物理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一级学科还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优势、特色显得不足,交叉支撑作用薄弱;体育学、化学、工商管理、区域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英语语言文学、物理电子学、视觉传达设计等学科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学科实力相对不强,学科结构和方向有待优化。

2.高水平的领先学科和学科领军人物不足。学校立项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立项硕士授权建设学科3个,与省内同类高校相比,进入省内重点学科的总量偏少,而且优势特色学科引领带动形成学科群的能力相对薄弱。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尤其高水平学术大师和学科领军人物严重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突破。

3.学科围绕方向建队伍的意识不强,措施不力。部分学科表面上看成果数量多,但高层次纵向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数量相对不足,具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还相对较少。从科研成果的学科隶属来看,支撑方向的成果有限,部分学科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有自己优势与特色的研究方向,学科自身发展及研究方向关联度相对较低。有的学科甚至还没有形成学科梯队,梯队成员之间合作意识不强。

4.学科建设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多数学科建设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有所欠缺,服务意识不够,服务能力不足,难以寻找切入点。

5.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学校在高尖人才引进和培养、科研条件和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的统筹、机制等还存在一定差距,还不能完全发挥人才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作用,学科建设机制有待完善,建设效益有待提高。

6.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支撑作用不够明显。专业是学科建设承载的实现人才培养功能的平台和表现形式,学科是专业发展的知识体系基础和支撑,学科建设成果在充实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编写高水平教材,开设具有学科前沿性的选修课或讲座,开出新的教学实验、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条件等方面未充分体现出来。

二、“十三五”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发展策略统领学科建设全局,按照有利于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涉及国家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重点发展应用型学科,积极争取硕士点的原则,加强基础与应用学科,发展优势特色学科,扶持和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努力建成能够服务和支撑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带动学校学科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和办学整体实力的全面提升,为建设地方综合性应用型大学奠定基础。

三、“十三五”学科发展的总体思路

按照突出重点、加强培育、分类指导、重在建设、注重实效的要求,以学科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平台建设为载体、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优化学科结构为主线,大力扶持优势学科,培育特色学科,加强应用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形成“院部打牢基础、学校培育重点、省级争取位置,地方加强服务、学位点力争有突破”的学科建设体系,以此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升层次,扩大办学影响。

四、“十三五”学科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需求引导的原则。学科建设应围绕云南省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理论和实践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学校转型发展等需求为导向,对接国家“2011计划、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计划,结合高水平平台建设,产出一批成果。

(二)坚持学科结构优化原则。重点扶持优势与特色学科,巩固提升传统学科,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和应用学科,促进学科整合优化,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

(三)坚持内涵发展原则。创新理念,重点加强学科定位、特色方向凝练、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平台、学科管理建设,不断丰富学科内涵,提升学科水平。

(四)坚持特色优先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错位发展,着力增强优势特色学科显示度和学科影响力,凝聚人才和智慧,最大限度地发挥特色学科在学校建设发展、服务地方、传承和创新文化中的作用。

(五)坚持机制创新原则。强化学科负责人目标管理,突出学科建设实效,健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约束、激励和评价机制,充分激发校内学科发展活力,不断提高学科自我发展能力。

(六)坚持开放合作原则。坚持协同创新,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共享机制,依托学科积极培育协同创新中心和新型智库,以新的机制、新的思路和方法汇聚学科发展资源,奠定学科发展基础和条件。

五、“十三五”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到“十三五”末,民族学重点学科优势明显,新兴交叉和应用学科进一步提升和拓展,优势特色学科整体实力到达省级一流水平,民族学、物理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等优势特色学科力争在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零的突破,形成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相呼应、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二)主要任务

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学校“十三五”学科建设主要任务指标如下:

表一  楚雄师范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总体目标一览表

类别

项目

2016

2020

学 科

硕士学位点

0

1

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

4

5

校级优势特色学科

7

7

校级培育学科

9

9

表二  楚雄师范学院“十三五”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目标一览表

类型

学科

2016年现状

2020年目标

依托部门

学云术南硕省士高点原建学设科学建科设

民族学

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云南省高原学科建设学科

民族研究院

物理学

省级一级学位点建设学科

云南省高原学科建设学科

学术学位点建设学科

物电学院

生物学

省级一级学位点建设学科

云南省高原学科建设学科

学术学位点建设学科

化生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

省级一级学位点建设学科

云南省高原学科建设学科

学术学位点建设学科

人文学院

专业硕士点建设学科

教育学

校级优势特色学科

高原学科备选学科、教育硕士

教育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

校级优势特色学科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教育硕士

外国语学院

人文学院

物理学

校级优势特色学科

应用物理工程硕士

教育硕士

物电学院

生物学

校级优势特色学科

生物技术工程硕士

化生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校级优势特色学科

计算机应用工程硕士

计算机网络工程硕士

信息学院

地理学

校级优势特色学科

教育硕士

地旅学院

数学

校级优势特色学科

专业统计硕士

教育硕士

数统学院

培育学科

体育学

校级培育学科

教育硕士备选学科

方向稳定、实力增强、应用突出

体健学院

化学

校级培育学科

教育硕士备选学科

方向稳定、实力增强、应用突出

化生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

校级培育学科

教育硕士备选学科

方向稳定、实力增强

外国语学院

工商管理

校级培育学科

工商管理硕士(MBA)备选学科

经管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硕士(MPA)备选学科

政管学院

应用经济学

校级培育学科

方向稳定、实力增强、应用突出

经管学院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校级培育学科

方向稳定、实力增强、应用突出

政管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校级培育学科

方向稳定、实力增强

思政部

物理电子学

校级培育学科

方向稳定、实力增强、应用突出

物电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校级培育学科

方向稳定、实力增强、应用突出

美艺学院

表三  楚雄师范学院“十三五”支撑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团队、人才、机构、项目、成果指标一览表

类别

项目

2015

2020

平台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0

1

省部级哲社研究基地

1

2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2

3

团队

省部级哲社创新团队

2

3

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

0

1

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2

3

人才

云岭学者

 1

2

省级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4

8

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4

8

博士研究生导师数(含专、兼职)

1

3

硕士研究生导师数(含专、兼职)

23

30

项目

近五年国家级项目

26

30

近五年省部级项目

62

60

近五年年均科研经费(万元)

>966

>1000

近五年纵向及横向科研经费数(万元)

>3705

>4000

成果

近五年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7

10

近五年科研著作

71

70

近五年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论文数

20

30

近五年三大索引SCIEIISTP)论文数

155

160

近五年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337

350

近五年申请国家专利数

18

20

科研成果及专利向产业转化数

1

5

经费投入

近五年学校投入科研经费数(万元)

>1131

>1200

近五年校外投入科研经费数(万元)

>3705

>4000

六、“十三五”学科发展的工作重点

(一)学科体系更加完整。努力形成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相呼应、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努力完善省、校、院三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体系,推进省、校两级重点学科协同发展,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优化学科结构,进一步打造高品质学科集群,为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二)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重点建设学科,力争有4个学科达到全省一流水平,在全省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一批学科在整体上或若干学科方向上独具特色,达到省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三)贡献更加突出。通过三期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带动,在各学科方向上培养和汇聚一批学术带头人、优秀骨干、青年后备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打造区域性学科人才高地。在学术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应用、制度对策咨询和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方面取得一批有影响的重要成果,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份额进一步提高;学科水平提升对优势特色专业培育、人才培养层次及培养质量提高支撑明显。

(四)申硕条件更加成熟。加大对省重点建设学科和校重点学科建设力度,达到获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条件。围绕学科点条件,合理布局,重点投入,积极培植学科增长点,扶持有优势、有特色的学科,逐步形成特色鲜明、支撑明显、相互融合学科群,力争在专业硕士学位点上有新突破。

七、“十三五”学科发展的措施

(一)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形成特色。

紧密结合云南省和楚雄州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求,适应学校转型发展需要,全校按照“一级学科规划、二级学科建设、注重应用研究”的思路,统筹规划学科建设。逐步做强做优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优化学科结构和资源配置,优先扶持具有区域需求、产业特色的一级学科,形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拉动、校级优势特色学科支撑、校级培育建设学科补充的学科建设格局。加大对学科团队的培育力度,力争在高水平应用研究的创新团队建设方面有所突破,支撑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地方大学建设。

(二)需求引导,强化协同,扩大辐射。

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推进为契机,以我校前期申报的“彝族文化保护传承协同创新中心”为基础,根据国家和云南省重大战略需求及学校转型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分析需要与可能、现实与长远,策划和运筹好“2011计划”项目的申报,要从学校整体的角度来组织好协同创新中心、智库项目的申报。校内要启动协同创新项目培育计划,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协同优势,构建多学科互容、设备精良、功能强大、运行高效的学科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一流装备与一流专业技术人员的有机结合、重点学科与重点基地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基地与科技创新基地的有机结合,形成资源共享、开放合作的知识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科技和文化创新,不断提升学科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服务功能;要以协同创新的新平台、新机制引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以协同创新的新成效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

(三)准确定位,协同推进,提高水平。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围绕学校职能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学科建设在学校转型发展中的地位和定位,坚持整体观念,把学科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把学科建设规划与科学研究规划、人才培养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统一起来,把学科团队建设与导师队伍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科应有的功能作用,促进学科建设与其他工作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相得益彰。在具体建设思路上,正确把握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重点学科建设与一般学科水平提升的关系,要坚持重点突破、定向扶植、整体推进;二是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专业建设的关系,要坚持这三项建设在目标上的同一性、过程上的关联性和效果上的互促性;三是学科发展出成果与出人才的关系,坚持科学评价学科建设成效,把出成果与出人才结合起来;科学设计与本科生教育相关的学科评价指标,引导各学科建设更加注重本科生培养工作,引导学科建设追求出成果与出人才的双重效益;四是学科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要明确学科建设定位,牢固树立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落实学校转型的指导思想。

(四)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提升能力。

树立学科育人观念,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切实把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以学科水平提升夯实专业发展基础。通过项目研究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把项目作为凝练学科方向、培育研究特色、锻造学术队伍、整合建设资源、拓展服务领域的引擎和破解“学科壁垒效应”的重要抓手,优化资源整合路径与机制,建立与校外各行业紧密对接的“平台+项目”运行架构。各学科要把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作为学科团队的重要任务,以学科研究方向作为项目研究的主攻方向,积极申报争取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有意识地进行科研成果积累;各学科要积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开展应用性研究,积极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促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要抓住滇中经济圈建设及实现云南省新的发展目标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校地合作平台,及时跟踪产业发展动态,及早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对于独立申报存在困难的重大横向项目,要主动联合兄弟院校和科研机构实行联合申报。要以项目研究带动学科建设,提升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以学科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八、“十三五”学科发展的保障

(一)管理保障

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目标管理,明确各建设学科的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学校同相关单位主要领导签订责任书。

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创新学科建设模式和学科管理与运行机制,充分激发现有优势学科的最大创新活力,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要通过加强学科建设的绩效考核和过程管理,强化全程监管和全程跟踪审计。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评估评价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适当减少支持力度。

要以新的奖惩机制,调动学科队伍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把学科带头人、方向带头人、其他骨干力量的潜力激发出来,另一方面要建立学科带头人引进的保障机制,在政策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不拘一格引进急需人才,以确保对重点学科和学科重点方向建设投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经费保障

学校积极努力,多方筹措学科建设资金,多元投入,合力支持学科建设,确保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投入总体以学校自筹为主,争取并利用好国家资金,发挥学校优势,以贡献求支持,开展横向合作,拓展课题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增强造血功能,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学校对第三期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分常规建设经费和专项建设经费按每个校级优势特色学科每年10—20万和每个校级培育学科每年5—10万投入。各学科按计划积极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不断改善学科基础条件。学校在年度经费预算中单列学位点建设经费科目,为有潜力学科学位点培育搭建平台。

在保证建设经费足额到位的同时,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提高财务预算的执行率。强化经费使用过程管理,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学科建设经费分配更多考虑学科水平、学科特色等因素,重点向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学科倾斜,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

(三)人才保障

加大人才培养及引进力度,着力推进学科队伍建设。以学科或科研方向为纽带组建学科团队,力争把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的团队建设成为高水平学科团队。实行教师岗位设置与学科建设相符的人力资源配置办法,进一步调整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前提下,分层次有重点的加大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力度,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形成学术带头人带领下,人员学历、知识背景、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的若干名老师组成的战略集体,共同思考学科发展策略,最终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对相关学科点倾斜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引进一批能带动学科建设,能有力支撑硕士学位点学科的高职称高学历的硕士生导师。面向全国,利用好学校已有的学术资源,聘请硕士学位点学科教育需要的兼职导师。

遵循“按学科引人才、以学科造人才”的理念,本着“为我所有”与“为我所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培养、引进、交流、特殊聘用、互聘等方式,进一步落实“人才兴校”战略,加大高层次学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促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建设。

加大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力度,继续扩大联合培养的学科范围和人数。按照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申报的要求,加强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和培养,继续探索和实践研究生培养的体系和模式。

积极创造条件并着力培养选拔、推荐高水平教师参与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对象的评审,完善学校学术带头人及骨干选拔培养办法,提高省级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学科建设和学术梯队中的作用,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

(四)制度保障

营造环境,促进学科和谐发展。抓好学科制度建设,用制度来规范学科建设和团队研究行为。根据学校章程,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学科建设模式,理顺学校、学院和学科组在学科建设中的责、权、利关系,建立“责任明确、责权统一”运行机制。在学科团队内部形成 “方向明确、分工合作、任务共担、经费共用、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选拔合适的学科带头人,建立合理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制度和文化引导团队积极申报国家级别的项目,完成高质量成果、发表高档次的论文、专著,争取高级别奖励。

(五)条件保障

要围绕学位授予权条件,强优补弱,快速壮大学科实力。要加强与相关领域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强化优势学科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学校优势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行业发展的紧密衔接与良性互动,为专业硕士的培养创造条件。在规划建设期内,加快学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积极改善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加快电子图书、科学研究资源数据库、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及校园网络建设,营造有利于学科建设的人文环境与学术氛围,形成吸引和凝聚优秀研究队伍的校园文化,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

“十三五”是我校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各学科要以本规划为依据,深入研究学校的建设基础、优势特色、发展潜力等,科学编制出符合本学科实际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周期,明确改革举措、资源配置和资金筹集等安排,有序推进实施。

学校学科办要强化跟踪指导,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建立信息公开公示网络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楚雄师范学院微博
楚雄师范学院微博
楚雄师范学院微信
楚雄师范学院微信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楚雄师范学院学校办公室版权所有